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 > 村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春雷行动计划

村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春雷行动计划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15-10-21 阅读: 2.65W 次

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安排是相当重要的,下面由范文稿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村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春雷行动计划,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村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春雷行动计划
  「村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春雷行动计划一」

为深入贯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关键在做”这条主线,充分发挥镇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举镇而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镇党委统一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以推进党的建设促进脱贫攻坚走向深入,以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毛坦厂镇脱贫攻坚战。

  二、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助推,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确保到2017年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工作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毛坦厂镇属山区边远乡镇,脱贫任务艰巨。镇党委、政府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准路子,找对法子,扎实开展脱贫攻坚。

  (一)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实现“三个一批”:通过扶贫单位、镇村包保干部和贫困户自身努力,争取在2016年底脱贫一批;通过社会救助和民政救助(帮扶)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实现兜底一批;通过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帮扶脱贫一批。

  (二)精准施策

1、就业脱贫: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俊业物业公司、六安朗诗置业、大润发超市、毛坦厂旅投公司、毛中、苏皖服装厂和部分镇区在建项目施工企业提供若干就业岗位,全镇有就业需求的贫困户可以在上述公司或企业提供的岗位中进行选择。(具体就业岗位信息见附件1)

  2、产业脱贫:

特色种养殖扶贫。重点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针对毛坦厂集镇商贸实际需求,积极鼓励贫困户种植时令果蔬,积极鼓励贫困户养殖生猪、鸡、鸭、鹅等,对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鼓励其走规模化种植、养殖道路,镇党委政府积极帮助申请扶贫项目资金,在农技、免疫、防疫和供销等方面提供帮助。

光伏扶贫。支持八角塘村、大山寨村贫困户发展光伏电站,增加贫困户收入。按照市、区统一要求,镇政府协调国土、供电等单位,积极配合施工企业进场施工,保障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并积极创新光伏电站建设,强化运行维护模式,提高两村光伏扶贫实效。

乡村旅游扶贫。依托国家4A级东石笋风景区和古镇毛坦厂的特殊旅游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生态体验,观光采摘、农家乐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积极支持协调贫困户在景区沿线就近农家乐临时用工。

3、地方特色政策脱贫:

经营性摊位租赁扶贫。结合毛坦厂镇特色教育发展,鼓励贫困户自谋职业,经商做生意。对有发展意愿且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镇政府在镇区合适位置划定若干摊位(毛中东门摊位2个,毛中新北门附近摊位2个,李林路摊位3个,毛镇中门口摊位3个),固定租赁给贫困户进行定点经营,并给予租赁费用减免。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岗位扶贫。根据区政府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经费使用要求,镇党委、政府将整合公共服务实施运行维护经费、三线三边奖补资金和其他公益性岗位资金,各村必须安排2-3户贫困户从事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岗位,否则该村年度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经费将不予拨付。

4、社会兜底脱贫。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多方筹措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切实做到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提高救助水平,确保基本生活。

5、其他脱贫举措。结合毛坦厂镇镇情,统筹做好异地扶贫搬迁、智力扶贫、健康脱贫、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和生态保护脱贫等扶贫工程。

  (三)精准帮扶

1、加强扶贫队伍建设。镇党委将进一步强化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强脱贫攻坚指挥部职能建设,严明各作战部、协调组和督查检查组工作纪律和工作职责,进一步充实镇扶贫工作站人员力量,设立扶贫工作站站长1名,副站长1名,专职扶贫工作人员2名,兼职工作人员1名,选强配齐扶贫工作队伍。

2、建立扶贫专项基金。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和其他途径筹集扶贫专项基金 万元,用于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项目启动资金。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由贫困户所包保的镇村干部领取,包保干部与贫困户签订借款协议书,规定资金使用期限、归还方式和违约责任等。贫困户单户申请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000元,每户每年可申请一次;在约定期限内还清上年度借款后,第二年申请借款额度可适当放宽至8000元。

3、成立专业技术队伍。为强化帮扶措施和提供帮扶指导,充分发挥镇现有各专业技术力量,加强三支涉农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对贫困户的技术指导,同时,镇将加强对专业技术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各村卫生防疫员要每周到本村种养殖贫困户家中开展卫生防疫工作1次以上;镇生猪屠宰办公室要对各村贫困户养殖的生猪加强检验检疫,在原则条件下提供便利;镇农业农技工作人员要深入贫困户田间地头,为贫困户种植果蔬提供技术指导,每周不少于1次。

4、建立对口帮扶机制。镇政府将积极协调大润发超市设立贫困户种养产品专区,提供免费的检验检疫,为贫困户种养产品拓宽销路,发挥“超市+”的作用;镇政府将鼓励支持镇域范围内饭店和农家乐与各村发展种养业贫困户结成“对子”,定点提供新鲜果蔬和牲畜家禽产品,发挥“农家乐+”的作用;镇政府将积极协调安徽九棵松有限公司与贫困户签订黑毛猪分散饲养协议,由公司免费提供仔猪供贫困户饲养,公司提供饲料和技术服务等,仔猪长成后由公司按协议价进行回购,充分发挥“公司+农户”的作用;镇政府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贫困户在土地流转、精品种植、采摘体验和临时用工等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旅游+”的作用。

5、强化工作问责机制。

  (四)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组织保障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则、市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机制,建立区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镇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各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因而镇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抓好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乡镇、村是党组织建设的根基,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既要紧紧抓住党的建设不放松,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又要紧绷脱贫攻坚这根“弦”,将脱贫攻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要切实履行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精准帮扶措施,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自觉强化党员意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通过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村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春雷行动计划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和全省党建扶贫工作座谈会精神,把政策要求转化为一项项有目标、有措施、有要求的具体项目,特制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项行动计划》。

  一、责任落实行动计划

1、建强作战“指挥部”。各级都要建立人员精干、运转高效、协同作战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指挥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带头领任务、抓项目,指挥协调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攻坚。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干部下抓两级制度,即由县级干部直接抓分管(联系)的部门和乡镇,直接抓分管(联系)部门的重要职能科室和脱贫攻坚重点难点村,确保中央和省委的新要求新精神,精准传递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建立信息收集反馈机制,精准掌握工作推进情况,科学分析存在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建立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围绕中央、省委有关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脱贫攻坚规划,及时划定作战区、制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签订责任状。市县两级每年要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系统总结、科学评估,滚动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完善“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建立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正向激励目标明确、负向约束要求具体,把任务分解到单位、把责任落实到人头。

3、对照清单倒逼责任落实。按照“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的要求,对照责任清单建立“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落实机制,切实按照脱贫攻坚的时间节点和重点任务,加大督查指导力度,逐项推动工作落实。重大项目实施期间,要把精兵强将充实到项目上,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上,确保任务一项项落实。每月或每季度通报一次任务推进完成情况。

  二、建强堡垒行动计划

4、优化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辐射带动的要求,大力推行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村,组建联村党委或党总支,增强统筹发展能力。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专业合作社中,确保党对各类经济组织的统一领导。大力推行“党组织+”模式,进一步深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使党组织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针对村改社区、合村并组等情况,重新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并由县乡两级根据情况统筹考虑设立党委、党总支或党支部,确保每个党员都纳入党的组织、每个党组织都发挥作用。

5、精准选配带头人。以县为单位,以能否胜任脱贫攻坚工作为标准,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摸底,结合第十届村“两委”换届,一个村一个村地分析研究,该调整的坚决调整,该配强的抓紧配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大学生村官、农村创业带富能手、外出返乡能人、退伍军人、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农村知识青年等群体中选配村党组织书记,本村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的,要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党组织书记,确保2016年9月底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全部选优配强、个个过硬。

6、切实发挥核心作用。全面推行“党的声音进万家”“总书记话儿记心上”等宣讲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进村入寨、逐门逐户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讲,推动党的好政策特别是扶贫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深化农村基层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的领导,在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推行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干部联系党员全覆盖、干部包村联户全覆盖,坚持推广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代办服务,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7、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大培训。省级每年对市、县、乡党政一把手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对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组组长和第一书记进行示范培训。市、县要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认真抓好集中轮训。村“两委”换届后,市县两级要及时对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全员任职培训。各地要严格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的标准,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中组部要求,每年从各级留存党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

8、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紧围绕农村脱贫攻坚需要、农民创业致富需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加强扶贫政策、现代农业、种养殖技术、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手工艺制作、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管理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业务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9、探索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党员教育短期实训基地的主阵地作用,注重运用现场观摩、现身说法等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方式开展培训。坚持“请进来”,从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邀请专家学者现场授课,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坚持“走出去”,选派一批乡镇干部、村干部、第一书记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切实感受差距。坚持“沉下去”,整合各级党校师资和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等人才下基层项目,组成流动党校和宣讲团送学下乡,为基层干部群众送理论、送知识、送科技。坚持“网络化”,加大运用现代化教育培训手段力度,借助智能多媒体终端,探索创新网上教学、远程教育等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人才聚集行动计划

10、发挥好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单位和对口帮扶城市的作用。紧紧抓住中组部等中央国家机关单位、东部发达城市定点帮扶贵州的机遇,积极争取政策、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主动对接中央国家机关,跟踪做好有关服务工作,推动有关政策、项目落地见效。充分用好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对口帮扶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通过捐赠设备、项目扶持、人才培养等方式,在办学、办医、智力支持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11、发挥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作用。第一书记要制定年度帮扶目标任务,遍访本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认真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退出工作,并带头联系包保2户以上贫困户;每年公开承诺办理实事3件以上,并接受群众监督;任期内帮助当地培养2名以上村后备干部和“双带”能力强的农村党员致富能人。指导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发展产业,监督好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加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管理和保障,切实兑现奖惩。其中,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任期内未能实现整顿提升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12、推动各类人才下基层。围绕脱贫攻坚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将优秀的农字号、金字号、新字号、创字号人才选派到脱贫攻坚最前沿。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开展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卫生扶贫。深入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组织农业专家到重点扶贫乡镇、重点农业园区,帮助推广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转化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每名农业专家在基层服务期间,要重点培训3名以上的“土专家”。要落实好人才服务绿卡政策,切实解决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

13、发挥好本地人才作用。各地要对种植养殖能手、农村经纪人、农业实用技术带头人、能工巧匠等各类乡土人才开展一次全面摸底,分门别类建立人才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培训技能、传承工艺,积极挖掘人才、推出新品。通过组织开展乡土人才技能大赛、专项培训等活动,选拔一批技能过硬的绣娘、金匠、瓦匠等能工巧匠,进一步推进民族民间工艺保护、传承和产业化开发。建立“土专家”“田秀才”创业支撑平台,在政策、资金、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励本地人才带头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五、补齐短板行动计划

14、补齐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的短板。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工程、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环保等农村公益性工程和项目的建设、管护和运营。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切实落实上高中、大学全部免除学杂费的政策,让贫困家庭学生求学无忧,最大限度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工作。

15、补齐村级集体经济的短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选准产业发展路子,努力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全面推行农村“三变”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自然资产确权,鼓励土地等资源有序流转、规模经营;激活财政投入农村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涉农资金,量化为村集体的股份。大力扶持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在金融贷款、技术指导、市场开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2017年底,实现村村有专业合作社,覆盖80%以上的贫困户,2018年底覆盖所有贫困户。深入开展“双超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创建活动,重点抓好全省26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试点工作,推动探索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2018年实现50%的村集体收入超5万元,确保2020年全面消除空壳村。指导乡村两级制定集体经济管理办法,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

16、补齐基层党组织的短板。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量化打分和动态排名机制,实行末位整顿。县级组织部门每年进行集中排查,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倒排出后进村。采取建立基层党组织负面管理清单、“一村一策”、县乡领导包保等方式,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效果要进行评估,确保整顿工作取得实效,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和工作水平有明显提升。

  六、示范引领行动计划

17、深化示范点建设。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建扶贫示范点创建机制,加大指导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可学、可赶、可超的示范典型。继续深化党建扶贫示范县创建,认真抓好第一批18个党建扶贫示范县创建试点工作,每个市州要创建不少于5个示范乡镇,每个县重点打造2个以上党建扶贫示范乡镇、5个以上党建扶贫示范村,每个乡镇至少要有1个示范村,着力创建一批党建扶贫示范县,打造一批党建扶贫示范基地。

18、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省级领导挂帅联系极贫乡镇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脱贫责任、任务、压力层层传递,落实到乡、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市级党政正职任期内要走遍所有乡镇,县级党政正职要走遍所有贫困村,乡镇干部要经常在村抓村,推动广大干部沉下去、抓落实。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遍访、回访贫困村贫困户制度,每个县级领导都要联系1个重点扶贫项目、1个脱贫任务较重的村(软弱涣散村)、包保2户贫困户脱贫,每年深入联系点不少于4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19、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从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特色产业,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脱贫致富项目、每个贫困村都有3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帮带能力的党员都要至少结对帮扶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外出务工经商党员联系制度,组织和引导他们及时为家乡提供信息、就业、农产品销售等服务。通过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方式,把党员动员起来、整合起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激发内生动力。要注重党员先锋的培养选树工作,每年挖掘一批典型的事、典型的人,推广一批经验做法。

  七、督查评估行动计划

20、用好考核“指挥棒”。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把党建扶贫作为党委书记述职的重要内容。每年至少召开1次党建工作会议,至少听取1次下级党委工作汇报,党委书记至少向上级党委作1次党建述职。每年对下级党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进行1次考核,考核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排名通报,层层传递压力。认真落实《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干部、识别干部。

21、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市、县党委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工作督导的重点,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调度,并将专项督查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召开片区会、组织现场观摩、项目观摩等形式,集中精力破解难题。市、县每季度开展1次督查,调度1次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梳理1次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通报1次督查调度情况,每年至少组织开展2次现场观摩,并委托第三方进行1次评估,比思路、比干劲、比实效,倒逼形成比学赶超、增比进位的良好氛围。

22、严格兑现奖惩。按照“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要求,加大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力度,对有思路、有方法,落实工作目标和履行岗位责任成绩显著的干部要加快培养,适时给予表彰并选拔使用,对落实不力、扶贫工作不到位、敷衍塞责的进行约谈,仍没有明显转变的,采取调离工作岗位、降职和免职的方式予以调整。严防数字脱贫,对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要进一步健全村干部队伍退出淘汰机制,让村干部能进能退成为常态,促进村级干部队伍自我优化、自我提升。

  八、基础保障行动计划

23、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坚持和完善组织员制度,县一级要设专职组织员专抓党建工作,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人员。着力选好配强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并配备不少于1人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在乡镇设立党建办。积极学习借鉴六盘水市等地实行乡镇干部每月集中工作、错时休假的工作制度,保证乡镇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基层。

24、加大基础保障投入力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村干部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增长机制,鼓励各地统筹解决村民组长生活补贴。村干部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合计每村每年不低于9万元。坚持按每村每年不少于2万元的标准,下拨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补助资金。积极探索向村(居)购买服务的做法,将行政管理中的事务性、辅助性、公益性工作,通过授权、委托或者外包给村(居)群众自治组织承担,并按照“费随事转、以事定费”的原则,支付相应费用,用于解决工作经费和提高村(居)干部报酬。各部门“费随事转”的推进情况要纳入各级重点督查内容。

25、全面加强阵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撬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捆绑使用各级下达的各类补助资金,分批对村级活动阵地进行改扩建,努力打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升级版。对部分面积较小、年久失修、因灾损毁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扩建或重建,确保到2020年,所有村级活动场所(公共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依托现有的党员活动阵地,建设集便民服务、休闲养老、医疗卫生、幼托服务、商业服务等于一身的开放型标准化综合服务平台,努力让村民“办事不出村”。

26、提升党建扶贫信息化水平。抓紧建设省、市、县、乡、村和党员六级互联互通的“党建云平台”网络系统。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网络技术,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借助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依托党建红云、同步小康驻村微信公众号和第一书记网上管理平台,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九、关心关爱行动计划

27、在政治上加大激励力度。选拔县直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优先考虑具有乡村工作经历的干部。认真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达到条件的按程序及时兑现。坚持做好定向招考公务员,进一步加大选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注重从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中选拔能攻坚拔寨的好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落实好公务员考录到基层去、遴选选调从基层来“两个80%”政策,充分激发基层干部的内生动力。要注重选树一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28、在工作上加大支持力度。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全面梳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采取直接下放、委托下放、间接下放等方式,为乡镇扩权松绑。严格控制对乡镇的“一票否决”,从严控制和规范检查考核。全面建立村级事务准入制度,制定村级事务清单,精简规范各类台账和材料报表。保持好脱贫攻坚期间内贫困县乡党政正职相对稳定。进一步加大违规抽调清理力度,严格执行乡镇公务员最低服务年限规定,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相对稳定。有针对性地选派基层干部到上级部门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29、在待遇上加大倾斜力度。各地要积极探索推行“两个20%”政策,乡镇干部经济待遇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20%,乡镇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提高到20%。全面推进乡镇“五小”建设(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大力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2017年6月底全部建设完成。对获得省级以上表彰、连续两年获得市级表彰或连续三年获得县级表彰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要及时落实《关于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争做同步小康村党组织书记的实施意见》(黔组通〔2013〕25号)要求,在任期内,从获得表彰的次年开始,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按照当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新增部分的5%提取奖励资金,由村民会议集体讨论制定具体奖励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奖励。

30、在人文上加大关怀力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与基层干部谈心谈话,县委书记、组织部长每半年至少同乡镇党政正职、县直部门正职进行1次谈心谈话,并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遇到较大挫折、心理负担较重和外派工作的干部,要帮助理顺情绪,化解心理压力。坚持“好事让基层党组织做、‘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浓厚氛围,防止基层干部“被污名化”。

  十、完善机制行动计划

31、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帮扶单位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人财物向基层一线整合和倾斜,做到责任、资金、项目三个捆绑,形成面上帮县、重点促乡、点上驻村的帮扶格局。各地要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积极主动对接项目、协调部门、争取资金,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对于涉及“三农”的项目、资金和信息,要实行打捆投入、集中投放,放大效果。同时,引导社会各界通过结对帮扶、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脱贫攻坚。

32、完善抱团脱贫机制。坚持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在县一级,推动各级帮扶单位与帮扶贫困县抱团发展;在乡镇一级,按照战区划分,加强乡镇之间的协作,推动乡镇抱团;在村一级,加大“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携手致富等有效做法推广力度,把10户左右居住相邻、技能相似和产业发展意愿相同的农户组建成一个责任主体,引导和鼓励有带富能力的党员和产业能人担任户长,均衡配置富裕户、一般户、贫困户和党员、非党员等比例,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向责任主体倾斜。2016年达到70%以上,2017年实现全覆盖。

33、完善扶贫资金监督机制。指导县乡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积极推广“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村规民约等民主监督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民生监督特派组的作用,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从严惩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行为,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上,用到贫困群众身上。

  「村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春雷行动计划三」

  1. 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

贫困县党政正职在完成脱贫任务前不得调离,脱贫摘帽后,为巩固脱贫成果,仍要稳定一段时间。这要作为一条纪律来执行。

  2. 确保乡镇党委坚强有力。

结合乡镇换届,选优配强贫困乡镇党政正职,并保持相对稳定。选拔一批基层经验丰富、对人民群众有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本乡本土干部和乡镇专业技术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3. 确保贫困村带头人个个过硬。

以县为单位,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该换人的换人,没有配的抓紧配好,2016年9月底前全部调整到位。

  4. 确保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整顿提升。

采取“ 一村一策”,抓紧整顿贫困村中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两年内基本完成整顿,党组织整体功能和各项工作有明显提升。

  5. 确保贫困村干部得到全面培训。每年对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1次集中轮训,创造条件走出去培训,用好中管党费支持部分,各级留存党费给予支持。

  6. 支持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从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脱贫致富项目、每个贫困村都有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个有帮带能力的党员至少结对帮扶1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7. 发挥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要持续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为2年。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表扬宣传,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不能胜任的,及时“召回”调整。由省级财政统筹,为第一书记每人每年安排不低于1万元的工作经费,从扶贫资金中专项安排帮扶经费。派出单位做到与第一书记责任、项目、资金“ 三个捆绑冶。完善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长机制。

  8. 强化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保障。

各省区市要逐一摸底,列出计划,两年内把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乡镇“ 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冶建设全部落实到位。扶持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自我保障能力。

  9. 落实责任和督促检查。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列为专项进行督导;从2016年开始,贫困地区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聚焦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落实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的10项措施。市级党政正职要走遍所有贫困乡镇,县级党政正职要走遍所有贫困村,乡镇干部要经常在村抓村,推动广大干部沉下去、抓落实。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