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范文 > 调研报告 > 县乡镇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县乡镇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13-11-14 阅读: 4.71K 次
县乡镇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1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在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也在乡镇。因此,乡镇的发展问题牵涉着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于是也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下面是范文稿小编为您推荐的县乡镇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请参考。

县乡镇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经济是农村经济主体,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内江市高度重视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三农”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坚持市场导向,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

  一、乡镇经济发展情况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内江市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把美丽乡村创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用,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15年,内江市实现通公共交通的村1372个,增加123个,增长9.8%;通宽带的村1339,增加300个,增长28.9%;通有线电视的村1880个,增加41个,增长2.2%,通自来水的村747个,增加99个,增长15.3%;垃圾集中处理的村572个,增加182个,增长46.7%;污水集中处理的村87个,增加22个,增长33.8%。

2、乡镇文教事业快速发展,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内江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乡镇基本配套较为完善的小学、幼儿园、文化站、医院等福利设施。2015年,内江市有小学396所,小学教师1.33万人,小学在校学生24.01万人;幼儿园、托儿所768个,图书馆、文化站161个,剧场、影剧院17个,体育馆5个,医院、卫生院234个,医生0.76万人,病床1.92万张。乡镇基础设置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改善居民文教娱乐设施,极大的提高了乡镇居民生活水平。

3、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从业人员结构调整

2015年,内江市乡村常住住户数145.94万户,乡村常住人口数412.6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42.98万人,占乡村常住人口58.9%。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90.84万人,66.92万人和85.23万人,结构比为37.4:27.5:35.1,与2014年的38.2:27.4:34.4相比,一产业下降0.8个百分点,二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9个百分点。

4.乡镇财政收入增长,镇区规模继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镇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乡镇找准自身优势,着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产业支撑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镇域经济,乡镇财力明显增强,镇区面积不断扩大。2015年,乡镇(含街道,下同)财政总收入10.73亿元,比上年增加1.69亿元,增长18.7%;城镇建成区面积1.63万公顷,增长3.3%,城镇建成区总户数49.08万户,增长0.1%,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1038公顷,增长3.6%。

5、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内江市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社会救助体系框架,救助水平有新的提高。2015年,内江市乡镇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7个,床位1.69万张,收养人数15523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3.7%和2.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306.67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33.5万人,比上年增加6.67万人,增长5.3%。

  二、乡镇经济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内江市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更大范围、更深的层次来研究、比较和分析,内江市各乡镇间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经济差异明显,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资源、历史文化背景、产业结构、创新意识等不同,造成内江市乡镇之间发展上的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乡镇经济实力差距明显,乡镇财政收入额排名前十位的乡镇是排名后十位乡镇的几十上百倍,二、三产业三上企业个数及产值差距更大。二是地域发展上的差距。经济发达的乡镇大多集中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信息、物流较为通畅的地域,而偏远乡镇、资源匮乏乡镇明显落后。

2、城镇规模普遍偏小,聚集能力不足

内江市镇区建成区规模普遍偏小。2015年,内江市乡镇的城镇建成区面积为1.63万公顷,仅占乡镇总面积的3.0%;建成区人口为120.14万人,仅占乡镇总人口的28.32%。平均每个乡镇的建成区面积为134.66公顷,建成区人口9929人。城镇规模偏小,人口数量偏少,城镇规模与快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需求不匹配,吸纳人口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同时,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这势必妨碍小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3、从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带动优势不强

从乡镇从业人员结构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0.84万人,占乡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7.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第二产业发展程度不高,无法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吸收能力差,一定比例的人员外出打工,2015年内江市外出市外从业人员数14.52万人,占比6.0%。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大部分乡镇缺乏特色优势产业,并且有些发展优势产业的规模有限,且品牌重视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

  三、加快发展乡镇经济的几点建议

1、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产业聚集带动能力

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经。“三农”的出路,归根到底还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来。城镇化是产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只有以产业集聚,才能带动人口集聚,通过人口集聚带动商业繁荣。要不断加快小城镇的建设进程,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要实施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加快推进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城镇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产业,提高产业聚集带动能力。

2、加快转型升级,扩大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

优势产业对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诱导新型产业崛起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化、优质化的产业链,乡镇的崛起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各地乡镇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原有基础,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布局合理,鲜明特色产业集聚,使之成为带动乡镇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同时,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瞄准产业链条中技术含量高、利润空间大的高端节点,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打破区域束缚,实现共同发展。

3、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发展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政府应继续加大引导作用,多方筹措社会养老基础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福利设施建设,推进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和服务,重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困难家庭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

乡镇经济是农村经济主体,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内江市高度重视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三农”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坚持市场导向,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政府应继续加大引导作用,多方筹措社会养老基础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福利设施建设,推进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和服务,重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困难家庭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

  县乡镇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2

  1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乡镇干部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乡镇干部长期受落后思想的束缚,思想不够解放,创新发展意识淡薄,守摊思想比较严重,热衷于日常管理事物和一些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一些干部作风飘浮,纪律涣散,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对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路子不宽和方法不多,对办规模企业、上工业项目一窍不通。一些干部贪污受贿严重,使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人员更加反感,干群关系恶化,乡镇政府威信力下降。

1.2经济发展后劲不够足。乡镇经济主体除农业外,基本是小商业、小餐饮、小加工、小流通,缺乏大型工商企业支撑,形不成集约效益,导致经济总量低,带动力弱,发展后劲不足。

1.3小城镇带动能力弱。目前广大农村城镇规模比较小,对发展空间和辐射带动能力,对资源利用能力还很小,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不明显,再加上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产业支撑薄弱,势必妨碍小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仅凭农业经济发展是不足于支撑财政收入的,导致乡镇财源税源缺乏,财政收入十分有限。

1.4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群众观念落后,小农意识,信息闭塞,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和接受缓慢,不能放开手脚投身经济建设大潮。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乡镇干部思想定位错误。现在干部不正之风越来越重,大搞形式主义,大建形象工程,忽略了从实际出发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没能真正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意识差,工作因循守旧,接受新生事物慢。普遍存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小农意识强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2.2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由于乡镇处于整个社会发展的末端,水、电、路、通讯、教育、科技、文化、信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旧、残缺不全,农业发展后劲堪忧。现有大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由于年久失修,管理不顺,其作用逐渐萎缩退化,有的甚至改作他用甚至拆除,削弱了农业发展后劲。

2.3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乡镇那么多,乡镇之间也会发展失衡,大部分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而操之过急,没充分考虑到其实际情况和基础实力,特别是基础设施较差的乡镇,这样带来了很多麻烦,导致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

2.4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由于受社会环境、基础设施、科技信息等因素影响,乡镇招商引资非常困难,一个两个项目过来,难于形成群体效应,即使有好项目,但没有配套的优惠政策,客商也不愿意过来,使招商引资成为纸上谈兵。

  3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乡镇经济的发展,基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基本保障是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和推动三产服务业发展,基本方法是把握政策支持和大力招商引资,因此,要普及文化教育,提高科技水平,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化发展,努力提高城镇化程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3.1推动乡镇干部解放思想。要以学习实践“中国梦”为契机,发动干部群众开展“解放思想、实干筑梦”的大讨论。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使之贯穿于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体现在服务群众的各个方面。着力抓好回归工程,积极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促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带动农民致富,帮助村集体增收,以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等人员的培训管理,严格执行干部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坚决打破吃“大锅饭”的现象,充分调动镇村干部的创业干事的积极性,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实绩论英雄、有为才有位”的共识。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维护完善老的水利设施,科学兴建新的水利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平整,推动农业路渠网络建设,逐步推行节水农业,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提升农产品加工精深化、流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扩大农户经营规模,促进土地、资本等要素集聚;注重培植特色农业专业户、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产品的种养加工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带动农民致富,让农业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3.3注重经济结构优化调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乡镇要努力提高自身经济的形式,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技术型、精细化转变,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在本地区的竞争能力,同时要以市场为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形式,真正抓好乡镇企业产业层次低下、产业结构形式诸多因素不合理的现象,使乡镇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民营经济是乡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各个行业的开发建设。要强化企业质量意识,下大力气培养高科技含量的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加强研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名牌企业。

3.4突破性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工业要有选择,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要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更能保持工业发展的后劲。发展三产服务业要与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程度相适应,重点发展交通物流、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同时,可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一产与三产结合起来,促进农业效益的提高。二、三产业的发展,可充分扩大就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让二、三产业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柱。

3.5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树立经营城镇的管理理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盘活城镇基础设施和闲置资产,对城镇无形、有形资产进行转让、拍卖、租赁、参股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逐步建立“投资———回收———积累———再投资”的良性运作机制。坚持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引导民营企业向城镇靠拢,加快发展乡镇工业、旅游业、商贸业、服务业,加强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不断繁荣城镇经济。

3.6加强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之机,高端规划乡镇交通、电力、供排水、通讯、物流、数字网络等,全面改善乡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发展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业,提升乡镇崭新形象,提高乡镇城镇化水平,为乡镇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同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革除小农意识等传统思想,接受改革开放形势下的现代新思想,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大潮中。

3.7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不管发展二产、三产,都要有资金支持,都要有项目支持。招商引资要开拓视野,放开手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管是知名企业还是新兴企业,不管是国有资本还是民间资本,不管是大资本还是小资本,只要有可能,有意愿,我们都往乡镇引,让资金带着项目来,企业带着品牌来,共同搅活乡镇经济这盘大棋。当然,招商引资要结合当地资源,结合乡镇实际,要做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不能让招商引资成为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招商引资抓好了,乡镇经济就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乡镇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丰富。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