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范文 > 调研报告 > 党校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党校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14-10-21 阅读: 4.91K 次
篇一:党校开展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市委党校在总结学习成都置信培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实际,深挖潜力,全面推进,在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党校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市委党校现拥有教职工39人,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管理体制,由市委书记兼任校长,党委书记、副校长负责日常工作。领导班子成员4人,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一名,党委委员、副校长3名。党校内设机构5个,包括办公室、教务处、培训部、理论部、总务处等。专业教师12人,其中,高级讲师7人,讲师4人。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以上,研究生学历3人。2014年以来,党校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干部教育培训人数和培训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突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培训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市委2015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要求,市委党校充分发掘潜力,多渠道、多方位地承担办班任务,全年共举办了包括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新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计生干部培训班、统战干部培训班、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培训班以及干部大讲堂、大学生综合能力培训班、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等各类班次40多起,培训我市干部群众6000多人次。党校在举办的各个班次中都能以提升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抓手,以推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目标,精选培训内容,狠抓班级管理,精心搞好服务,获得了参训学员和各单位的普遍赞誉。

一是精选培训内容。针对不同班次的培训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前期工作,听取业务部门、主管部门意见,了解学员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设置,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

二是优化师资培训。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以及农业局、信访局、民政局等部门领导在不同的班次进行了授课;先后邀请了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党校、青岛市委党校教授进行了讲座;促进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经验交流,邀请了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党委书记及青岛市选派“第一书记”等进行工作经验介绍,获得了学员普遍好评。

三是创新培训形式。与中央党校合作进行了全国的第一个网络教学试点,市委组织部长出席了开学典礼,与中央党校教育学院院长、中央党校信息中心主任等领导进行了视频交流并讲话,通过网络视频集体学习中央党校三位教授的辅导报告;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军事训练、拓展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如组织学员到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 青岛市规划展览馆、院上镇郑家庄村和仇家庄村进行现场教学,参观学习了我市示范基地,让学员在亲身体验中开拓眼界、触发思路。效果很好。

四是强化管理考核。总结去年全封闭军事化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市委党校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学员管理、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注重培训效果。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十不准制度”,人手一份《学员守则》,从仪容仪表、校容校纪、内务整理到早操、上课、请销假、就餐、就寝等各个方面都提出具体要求;党校对每一个班次都专门进行了入学教育,通过入学教育让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员意识,严格遵守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履行《承诺书》要求,认真完成培训任务;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定并实施《学分制管理办法》,每天公布班组和个人的得分情况,优者奖,违者罚,根据得分评定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实行教师跟班管理,每个班次分成若干班组,每个班组配备1-2名教师和教官进行跟班管理,掌握所在班组的学员情况,抓好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学员需求,重点查处旷训、替训现象;引导学员自主选出党支部和班委,充分发挥班级党支部和班委的自我管理功能,通过班委加强管理人员与学员之间的沟通,让学员和各班组在竞赛中增强管理的自觉性;建立学员考核登记制度,要求每位学员填写《学员考核登记表》,对每位学员的基本信息、出勤情况、德的表现进行登记评定。通过严格管理,树立了团队意识,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执行力。

  (二)坚持“四为”方向,科研工作更上新台阶

2014年,市委党校教职工共完成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30多篇,申报省级课题一项,青岛市级课题二项,在青岛市级报刊上发表或获得青岛市级科研优秀奖以上的理论文章10余篇,撰写的《党员姓党—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和职责》一书拟在年底由红旗出版社出版。

一是建立科研奖惩机制。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年初制定并实施《市委党校科研成果管理规定》,规定最低科研工作量,鼓励全体教职工发挥党校理论优势,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对科研成果突出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完不成科研任务的教学人员,当年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不能参加本轮岗位聘任的竞争。

二是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市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按照市委部署要求,今年精选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文明城市常态化的工作水平》、《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沽河新城食品谷和国际蔬果食品交易物流港建设》、《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三个课题,组成课题组进行调查研究,力争科研出精品、上档次,为市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提升服务理念,做到后勤保障有力

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市委党校转变观念,强化以“教学为主体、以学员为中心”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是按时完成了宿舍楼改造工作。对学员宿舍楼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共装修标准客房166间,配备了有线电视、洗漱用品、床上用品、空气能热水器,切实改善了住宿条件。

二是新建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为保证网络教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利用腾出来的办公室,投资10万元新建了一个可容纳100人的多媒体教室,配备了课桌椅子,新上了音响系统和网络系统,初步实现了党校培训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三是优化了校园环境。投资10万元对校园进行了全面绿化,在主要办公场所、宿舍楼、餐厅等公共环境中设置了看板、宣传栏和标语,加大对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力度,营造一个清洁、美丽、严肃的教学氛围。

四是推行自助就餐。投资10万元对餐厅一楼进行了装修改造,美化就餐环境,聘请优秀厨师,每天制定并公布菜谱,不断变换口味,搞好成本核算,厉行勤俭节约,保证学员吃饱、吃好。

五是实行网格化服务。培养党校全体工作人员的真诚服务意识,实行挂牌上岗,倡导微笑服务、耐心服务、主动服务,细化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做到服务到位,责任到人,强化集体监督检查机制和领导抽查机制,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六是建立服务反馈制度。定期召开带队领导、班委会议,发放测评表,在宿舍设立管理室,随时收集学员对服务的评价和要求,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党校的努力得到了学员的普遍认可,在每个班次的问卷调查中,学员对党校的后勤保障工作的满意率都有了很大提高。

  篇二:村级党校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掌握当前农村党校建设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村级党校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巩固党在农村中的执政地位,我们就此对全镇范围内的村级党校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村级党校建设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有10个村挂上校牌,办起了党校,分别是陈家村、叶家村、厉家村、巴里村、周家段村、东埠头村、五姓点村、任佳溪村、洪魏村、柴家村。这些村在开展村政建设、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了建成、发展村级党校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不少经费,为村级党校走上正常、健康发展轨道,作出了不少实质性举措。仅去年一年10个村对党校的总投入达20万元,如任佳溪村、洪魏村村经济并不是很好但是也作了较大的投入。

一是抓班子、健全组织网络。各村都建立了以村党支书记为校长的三级党校机构。镇级党校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定期到村进行指导,组建了以镇宣讲团成员和村干部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10个村党校建立后,都成立了由村书记担任校长、副书记或政工负责人担任常务副校长、有关班子成员任委员的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极大多数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全年研究党校工作2次以上。校务成员除了参加镇培训外,还积极在村党校上课。村班子成员调动的时候,及时调整村党校班子成员,做到组织上的保证。

二是抓规范、完善各项制度。我镇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规范上墙。同时要求各村按照教育内容和要求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考勤考核、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各村党校活动规范有序。各村的党校均按照市村级党校建设标准建立,课桌椅、电视机、电脑、图书、档案等设备齐全,教育培训做到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总结,去年开展各类培训班累计达109次,培训总人数达8654人次。像陈家村、五姓点村、厉家村、叶家村等平均年培训在12次以上。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但发挥了党校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而且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抓技能培训示范、创新教学路子,提升整体水平。在村级党校的建设中,我镇十分注重示范党校培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如陈家村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为了创建宁波市文明村,全村党员先动手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动员群众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再如厉家村,去年通过法制培训,组建了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成员的联防队,有效地遏止了盗窃等案件发生。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 实际工作开展不平衡。原因;受村经济条件制约,认为抓经济收入是实质,搞党校工作是虚活。

2、 有的村应付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事先缺少培训计划,实在没办法,只好办一期,平时放松型,年底突出性。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阵地意识,夯实办学基础

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认识到党员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搞好教育培训,必须要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党

校建设中坚持做到“四有”:即“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路子,经济上给票子"。

——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要使党校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培训档次,首先必须改善办学条件。——规范管理、完善党校制度。办好党校要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为了使县委党校教育规范有序,我们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分明,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学习总结规范完整。我们还可以借鉴普通学校的办学模式,实行"两则、两考、两评"机制:"两则"即《学员守则》和《教师守则》;"两考"即学习考勤和结业考核;"两评"即学员评优和党校教师评选。

——精配强将,保证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发挥名师优势,可以聘请担任镇党校老师进

行客座讲课。其次,聘请市委、政府及人大党政干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党校兼职教师。

(二)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思路

——办学模式上实施“资源整合”:保证村党校有班子、有教师、有场所、有计划、有制度的前提下,将村民学校、民主法制学校干部培训机构整合到村党校,各培训机构教学设备和教师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从服务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出发,在服务于全村的各项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党校与各培训中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办学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式,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干部全员培训的需要。

——教育形式上注重“三个结合”。(1)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除定期的理论培训、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外,还可以组织举办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观看电教片、专题调研、社会实践、外出参观等,创造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今年3月陈家村组织部分党员参观了大桥经济给慈溪带来的发展变化,许多党员在参观后,深有感触,纷纷表示要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为掌起经济发展出力。(2)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三个代表”、十六大主题教育中,开展了“我为掌起发展献一计”的大讨论,比照先进典型,找出了自己不足,推动了党员的带头作用。

  篇三: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调研报告

「摘要」:县级党校是党校系统中的基层党校,承担着培养基层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素质能力的主阵地和大熔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以县级党校为代表的基层党校职能弱化,运转艰难,面临发展困境。按照的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校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淡化,党校的发展不容忽视。要真正发挥好“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必须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本文以县级党校为例,拟对基层党校的发展现状作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求基层党校的发展创新之路。

「关键词」:县级党校 发展困境 改革 出路

  一、县级党校的现状分析

在全国党校系统中,县委党校处于最低层次,属于基层党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多数县级党校的发展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办学方向越来越模糊,培训资源越来越少,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师资力量越来越弱,办学条件越来越差。

以岚皋县委党校为例,我认为当前县级党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不足,素质不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由于培训轮训的学员即干部队伍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已经成为党校学员的特点,教师面临着能否教得了、能否教得好的严峻挑战。同 - 1 -

时,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新的教学方式的推行,也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组织引导能力、双向互动能力、答疑研讨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师资知识结构不完备、骨干教师偏少、高学历人才较少、过分依赖外聘教师、党校干部和教师对外流动性太小等诸多问题。同时针对教师的高层次的培训进修、挂职锻炼、基层调研不仅机会少,而且名额少,这使得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更新难以满足学员的多样化需求。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造成培训质量不高,培训效果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校声誉。

(二)培训资源逐渐减少

1、主体培训少。一方面:干部培训计划是由组织部门和具体单位制定,党校没有机会参与具体计划的安排实施。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各部门的一些具体实际情况的限制,很多本来已经列入主体办班的培训计划实际上多是被取消。党校在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所占份额是越来越小。

2、外出宣讲少。党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辅导基层单位的理论学习。然而目前很多基层党校却面临着既把学员“请不进来”,同时自己也“走不出去”的尴尬境地。

3、参与课题研究少。结合《新条例》要求,县级党校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对具体的县情进行调查研究,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教学和社会实践提供服务。然而现实中,党校很少有机会参与县上的一些重大调研活动。

(三)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

受地方财力所限,本级政府对同级党校的投入十分有限,基层党校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薄弱,办学条件相对落后。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施,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形成学、食、宿一体化。绝大多数县级党校都存在经费保障难、阵地建设难、设备更新难、教改推进难等问题。

  二、县级党校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

(一)体制机制的原因

党校系统纵向的管理没有建设好。基层党校自我封闭,各自为阵,缺少本系统内的管理。省市党校对县级党校不是领导关系,而是兄弟关系,没有具体的指导内容、程序,也无帮助更无管理。

(二)思想不重视的原因

1、经费不足。一方面受地方财政收入的制约影响。财政拨付和保障比较困难。党校不像国民教育,没有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在落后地区的县级党校,除人员工资外,每年地方财政安排预算经费仅5到6万元,随着各种学历班的停办,几乎没有创收渠道,维持正常办公费用都非常困难。水、电、通讯等费用更是难以支付,改善教学设施和对教师培养的投入更是纸上谈兵。

2、基础实施落后。目前,许多县级党校的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党校设施设备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水平。校园狭小,设备陈旧,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设施,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形成学、食、宿一体化,功能不齐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教学手段甚至不如农村中小学。

(三)师资队伍薄弱的原因

一方面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在选配教师和培训教师上工作不到位,致使师资力量总体上不完全适应干部培训需要。面对着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要求,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员很难胜任。再加之很多老师都是从中小学校调入,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有待于大幅提升和加深。另一方面是学习提高机会少。党校教师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学习考察,接受新鲜血液,又很少有机会到上级党校高校充电,一两个星期的短期培训,难于快速实现知识更新。

外因的经济制约和部门的不重视、不支持,加之自身内在的因素必然导致党校难作为,党校“难作为”又必然导致领导和部门对党校有“看法”,恶性循环,这便是县级党校逐渐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

  三、走出困境的对策思考

县级党校走出困境的出路何在?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党委重视是县级党校发展的关键

党校既是“学校”,又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校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党校区别于一般的学校和党委其它工作部门的本质特点,也决定了党校的地位和作用。各级党委一是应该把党校的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严格按照中央颁布的新《工作条例》指导党校工作,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二是要协调好有关部门支持党校工作。建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党校学员来源,把学员在党校的表现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健全县党政领导到党校调研讲课,作报告和同学员座谈制度。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党校工作汇报,并研究解决党校发展和改革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二)加强党校领导班子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一流的领导,才能创造一流的事业。要按照“党性最强、观念最新、业务最精、效果最优”的要求,建设一支“复合型、业务型、创新型”干事创业的党校领导队伍。要不断增强班子的影响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传、帮、带水平。

(三)改革创新党校管理体制

造成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解决党校问题、发展党校,必须创新党校管理体制。

1、中央党校要成为管理全国党校的“龙头”和“主管部门”。中央、省、市、县级党校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而不是“兄弟”关系、业务指导关系,下级党校必须接受上级党校和同级党委的双重领导。上级党校应有计划地对下级党校教师、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免费业务培训。做到统一工作计划、招生计划、教学计划。上下级党校之间,应拧成一股力量,凝成一种合力。

2、党委要强化党校“重要部门”作用,党委要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明确授权党校对参训学员的培训考察考核职能。严格规定干部参加培训任务和学习制度。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