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范文 > 调查报告 > 关于合肥建设学校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关于合肥建设学校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08-02-28 阅读: 1.87W 次

翻看媒体关于中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报道一再出现,2007年5月31日下午,安徽太和县宫集镇四位女生携手跳塘自杀,今年一个初中生因指甲太长被老师家长批评而跳楼,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广泛关注。据悉,现在中学生的幸福感远不如以前的中学生。平时,老师们在谈起学生时,会谈到有些学生个性过强,只能捧,批评不得;有些学生都已经是中学生了,还动不动就哭鼻子,显得极脆弱;有些学生总是无法与同学好好相处,同桌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时时要求调座位;有些学生总是独来独往,没有朋友,教师与之交谈,也很难打开其心灵之门……实际上,学生心理不够健康的现象并不少,可惜,没有人能够及时觉察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才使得他们越陷越深。看来,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学生心理维护工作,尤其是驱散部分学生的心理阴影,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于合肥建设学校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为此,9月11日,我校心理健康研讨小组组织了学校十五个班529名学生参与了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六十个题目,采用了5级评分法,调查结果显示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快乐、活泼、无忧无虑,33.46%的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34%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六十个选项里,存在问题较多的选项是:“我的学习劲头时高时低”、“我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当别人看我或议论我时感到不自在”“我的心情时好时坏”、“我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我做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我不喜欢班里的风气”、“我讨厌做作业”、“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学生存在学习压力、忧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的紧张与敏感、情绪不平衡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强迫症状:反映学生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好等强迫症状。

2)偏执:反映学生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信任,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跟自己作对等偏执问题。

3)敌对:反映学生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等。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反映学生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

5)抑郁:反映学生感到生活单调,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

6)焦虑:反映学生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问题。

7)学习压力:反映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8)适应不良:反映学生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

9)情绪不平衡:反映学生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学习忽高忽低等问题。

10)心理不平衡:反映学生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

而在另外一个调查表中(十个选项),学生存在问题最严重的是“做事时怕遇困难,有遇到挫折我就心灰意冷”,其次是“我不想付出,只想享受现成的”、“我总认为我是对的,别人不理解我”和“我在家从不做事,父母也不要我做事”,而有“我想上网,在网络上我最开心”的想法的学生也不少。在我们调查中发现,学生心理性格形成阶段主要在初中,占39.77%;其次在目前阶段,占36.1%;在小学阶段,也占19.69%。在“对你目前心理性格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中,学校占42.66%,家庭占33.53%,社会占23.81%。在“社会中对你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中,朋友占66.41%,网络占20.19%;而在“你有了心事后最想跟谁沟通”中,与同学(包括朋友)沟通的占52.96%,而不想与人沟通的高达24.11%。而目前初中教育,不抓素质只抓学习,填鸭式灌知识,题海式做题目,班级人数超饱和,学校之间竞争,使得老师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不当(教育理念方式失误),小学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初中忙于抓学习,再加上社会的种种影响(交友不慎与沉于网络),使得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在面临问题时,得不到有效的疏通与解决,日积月累而成目前局面。

成绩代表不了素质,表面上的阳光掩不住内心的烦躁,家长与老师的一厢情愿终究让我们尝够了苦楚,目前的教育体制与社会氛围让我们欲罢不能,欲哭无泪。温总理在今年教师节前的讲话,更让我们觉得身上担子之重。

我们只能痛定思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家庭社会一起行动。

第一、成立家长学校。要有专门的家长学校,要有一套教育体系。每个准备当父母的都要培训如何教育孩子,目前能生育孩子而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数啊。不仅如此,还要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白如何教育孩子,是孩子得到有序有效的教育。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身上包裹着无数重爱,这种爱往往变成了溺爱。国家提倡少生优生,更要优教。父母是孩子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影响之大可想而知。而目前家长学校又怎样呢?很多家长学校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因此社会要关注,政府要支持真正意义上的家长学校。

第二、突出素质教育,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强调健全人格教育。学生在校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高中(包括职高),教育应该做到体系化,避免各自为阵,或者脱节。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衡量学生的标准不再是唯一的成绩。根据学生的优势与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优势转化为特长,不足之处得到矫正。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学校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及时为有些学生疏通心理障碍,使学生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第三、社会真正担负教育的责任。教育的重要性谁都知道,可谁在管,管得了吗?应该教育部门主管,它管得了对学生影响之大的网吧吗?由于种种原因,多少优秀人才与教育无缘(没有好老师哪有好教育),农村教育更是令人担心。这是教育部门所能解决地吗?由于我国实际情况,教育从以前的严管型转化为溺爱型(很多学生在家里被惯成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不能受气更不能受批评,无锡女教师管一下学生而被家长捅死学校门口,类似的例子不少啊),《义务教育法》还好,现在又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加上现在孩子发育早,暴露的问题也多,而这几个法规搞得学校教育左右为难。是管还是不管?怎么管?英国今年还出台了法规,对特别调皮的学生还可以进行适当的体罚。而我们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呢?学生犯错,你敢适当体罚?在家惯,在学校惯,在社会还惯,苗子惯坏了多难育正啊!北京职校老师课堂被耍,重庆职校老师被气死,这都是最近的事。我们的社会如再不真正担负教育的责任,后果难料。

第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首先在于教师必须有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经过抽样检测后得出这样一组数据:目前,老师中51.23%有心理问题,48.74%的有中轻度心理障碍,2.49%的已构成严重的心理疾患。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很大原因来自于工作与周围。一线教师兢兢业业,尤其是班主任,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然而,种种的压力压得教师们常常都要哀叹自己的心理无法保持平衡。学校内部的种种评比、家长们的动辄告教师之状、记者们激烈的抨击,令教师们时时感到心理紧张,加上待遇地位的不公平,教师心理哪能都平衡?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又怎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因此,适当给教师松绑,给教师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对教师严格要求的同时,也对教师多些谅解,多些宽容

美国人日本人扬言,同化中国人在于中国人的第三代第四代。虽是大言不惭,但确实令我们深思。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那么,怎么让“少年强”呢?这应是每个人都要好好思考的。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