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讲话范文 > 欢迎词 > 地陪导游欢迎词3篇

地陪导游欢迎词3篇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07-09-27 阅读: 1.73W 次

导游是旅游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地陪导游是旅游目的地的导游,下文为大家介绍地陪导游欢迎词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地陪导游欢迎词3篇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非常富有魅力的衡山,我代表衡阳热情的人们欢迎你们的好来。我是来自海外旅行社的导游吕霞,大家可以叫我小吕。在接下来的游览中希望朋友们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衷心朋友们能够好好享受,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祝融峰是南岳最高的峰,海拔有1300.2米,衡岳千仞起,祝融一峰起。自古以来,游人皆以登上祝融峰为一大乐事。

诗人墨客用诗文来赞颂祝融峰的确实不少。唐代诗仙李白有诗云: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就是写的这个场景。

祝融峰的附近有很多的寺庙,我们现在要看到的就是祝融峰南面的上封寺,以前叫光天观,我们现在走的是花岗岩路,层层梯接到峰顶底下,这石路的两旁都是矮松,山花都开的非常鲜艳,现在看到的就是上封寺的正前门是南天门。我们现在去上封寺后山上,那里有一个观日台,现在看到的观日台旁边有一块石碑,有“观日出处”,我想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大家应该能看到“一轮红日滚金球”的奇景哦。大家可以住在上封寺的招待所里,第二天黎明到观日台去看日出,你能看到太阳升起的过程,景色是非常的美,只看见东方一片灰白色的天空,渐渐出现了淡淡的红色,接着慢慢的光芒越来越大,五彩缤纷渐渐成为了一个火球,冉冉升起。你们真的要自己一睹这景观。

祝融峰海拔比南岳镇高很多,属于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具有夏凉冬寒,雨量充沛,雾多风大,气温垂直变化的特点,形成上中下三带。有事山下艳阳,山腰雾满,山顶风雨,形成所谓的“三重天”的奇观。

现在看到的就是祝融殿,也就是老圣帝殿。明万历年间建造的.现在的祝融殿是重建的,山高风大,所有建筑是用坚固的花岗岩砌墙,以铁瓦盖的顶,现在的建筑是后来重修的。祝融峰殿宇内一直供奉着两位高人。一位是祝融君也就是南岳圣帝,另一位是开创佛教中国化里程碑式的高僧——慧思大师。祝融君这位职掌南方的火正官,既是治理南方功勋卓绝的功臣,又是中华远古时代的人文始祖,经过历代帝王的演变、神化,不断地为他加官进爵。封为“南岳真君。”

第二位是南朝高僧慧思。陈光大2年(568),率徒众40余人来南岳开山立派,传播佛法,被天台宗尊为二祖,圆寂后葬于南岳三生塔。他以悲智双运、圆融无碍的心胸,开创了儒释道共荣一山的新天地,为中国化佛教的传播、创新、发展,为南岳山的回归、繁荣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人们称他为南岳尊者、慧思大师。

祝融殿高踞祝融峰顶,构筑在一个奇石重垒、风急云涌的百多平方米的顶隙里,可以想见当年建筑的艰辛。从祝融峰麓的上封寺到峰顶的祝融殿,有花岗石路层层梯接到峰顶底下,石路两旁,矮松成竹,山花烂漫,颇为洁致。从峰顶底脚通到祝融殿山门前石砌平台,有三十多级陡峻的花岗石台阶。山门是座牌坊式建筑,牌坊上有“祝融峰”三石,额,为什么不写“祝融殿”三呢? 这里是南岳衡山建筑地势最高的寺庙,可以说祝融殿就代表了祝融峰。以峰名命名为殿名大概人们早已把峰与殿融为一体,更突显高上加高。对!高是祝融峰、祝融殿最突出的特色。

祝融殿右侧走廊有另一条小门通向望月台。望月台比祝融殿正殿基约高2-3米,是花岗岩风化后裸露而成。整块岩面不到4.5平方米,靠边处围上石栏,既可临风小坐,也可凭石栏杆眺望。站在这里望月,会感觉得云低月近,令登临者心旷神怡魂游处。游人站在台上,欣赏月色,较在平地上别有一番景象。即使月亮西沉,这里也留有它的余晖。放眼四望,翠黛群峰,立刻奔来足底。最近的是金简、烟霞、轸宿、芙蓉、祥光、崱屴诸峰,远一点的有天台、瑞应、天柱、掷钵、香炉、华严、集贤、石廪、它们都匍伏祝融脚下。若自祝融峰顶远瞰,却只是几处飘浮在金色稻原里的小小的绿点了。更远一点,远眺潇湘洞庭,洲屿浮青,白帆隐约。正如明代孙应鳌的诗所描绘的:“人间朗魄已落尽,此地清光犹未低。”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见了。

衡山风景有“四海”之称,即花海、林海、云海和雪海。,初春可玩味繁花,盛夏可观看云海,金秋可远眺日出,冬日可欣赏雪景。而站在衡山最高点祝融峰来欣赏着奇特风景更加能感受到这景色的美。也就是说,各位无论什么时候来到南岳,都能饱览她的独特美丽。

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祝融峰之旅就结束了,不知道朋友们对祝融峰有没有了点了解呢?希望你们在这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哦,祝你们天天开心!谢谢!!

地陪导游欢迎词 地陪导游欢迎词(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贵宾: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非常感谢大家选择亲和力旅游作为大家的信任单位,在这里我谨代表亲和力旅游30多家分公司,全系统近千名员工对各位领队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首先,自我介绍,我是各位领导(或贵宾)此行的亲和力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或×导。坐在前面的是我们具有多年驾驶经验的×师傅,负责我们此次行程的驾驶任务。接下来的几天行程里全陪小×,×师傅和我将全程为大家提供亲和力接待服务。小×在整个旅程当中也会秉乘亲和力“用心导游,用情服务”的公司理念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导游服务,当然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我,在合理而可能和条件下,亲和力会尽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在此也祝愿各位领导此次的“畅游××大地,品味××文化”行程更加的顺利、圆满、难忘。希望大家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精选最新地陪导游欢迎词 地陪导游欢迎词(3)

旅行车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两天近16个小时的行驶,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喀纳斯的门户——贾登峪山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松林,微风吹来,松涛阵阵。由大气环流带来的大西洋的暖湿气团经过万里跋涉抵达喀纳斯,每年给喀纳斯带来多达 1066毫米的充沛降水。这里是植物的王国,有近800种珍惜植物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里是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自然延伸至我国境内的唯一一片南西伯利亚泰加林自然保护区,在海拔1300米至2300米的山坡上自然生长着茂密的落叶松、云杉、冷杉、白杨、白桦以及珍贵的新疆五针松。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喀纳斯地区人迹罕至,珍贵的物种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喀纳斯风景区可以用一山、二湖、三湾、四迷、五个唯一来概述:

一山,即阿尔泰山友谊峰。

友谊峰海拔4374米,终年积雪,巍然屹立在祖国的西北端,是我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界山,也是喀纳斯湖湖水的发源地。

二湖,是指喀纳斯湖和白湖。

喀纳斯湖形成于距今约2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湖面海拔1374米,四周群山环抱,湖面最宽处约2600米,湖水最深处188米,湖水面积约45平方公里,自北向南犹如一个长长的豆荚蜿蜒流淌在长约25公里的喀纳斯峡谷里。当年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西行来到喀纳斯,被喀纳斯秀美的景色所打动,遥望着那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峡谷中变幻莫测的319个湖泊,欣然写道:

“谁知西域逢佳境

始信东君不世情

圆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

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友谊峰脚下。

三湾,指的是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

卧龙湾位于喀纳斯风景区之首,喀纳斯河水流经此河段骤然变得宽阔平静,形成一个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湖泊,湖的中部出现了一个小岛,远看酷似一条高大的剑龙,尾巴高高翘起静卧在湖中心。

由卧龙湾前行1公里就来到了月亮湾,喀纳斯河水流经这里形成了一个长达4公里长的“之”形,河湾静谧的好似一弯月牙,河水随着一日之间光照的不同,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最绝妙的是河中心的两个河心洲,酷似两只仙人的大脚印,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五个大脚指头。传说,这两个大脚印是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在此涉水过河时留下的痕迹,现在还经常可以看到转场路过此地的牧民下马匍匐在地顶礼膜拜。

由月亮湾前行3公里就到了神仙湾,这里是一片宽阔的水域,河水将河心洲分成若干个小岛,岛上郁郁葱葱地生长着稀有的云杉、白桦和落叶松。河水流经这里变得异常平缓,微风吹来碧波荡漾,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好似撒下一片珍珠,这里犹如仙界一般应该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四迷,指喀纳斯“湖怪”之迷、千米枯木长堤之迷、白湖之迷和图瓦人来历之迷。

喀纳斯“湖怪”之迷:传说喀纳斯湖有“湖怪”,当地图瓦人放牧的牛、羊、马、驼去湖边饮水时,常被拖进湖中作了点心。“湖怪”常常在天刚亮或黄昏时出现,至于“湖怪”长的什么样,谁也没有看到过。

据说,有一个图瓦牧民去亲戚家喝喜酒,回家时已近黄昏,路过喀纳斯湖下马转身冲着山林小解,忽然听到身后“哗啦”一声响,赶忙回头,发现他的马不见了,湖面上隐约看到一对 “212”小汽车车灯般阴冷的大眼睛缓缓沉入湖中。

他惊得酒醒了一半,连忙向村子里跑去,边跑边喊:“212”把我的马吃掉了!

村民们听说后,纷纷组织起来,制作了一个大大的大钓钩,用一头牛做诱饵,用牛皮筋编成绳,绳的另一头套上了二十匹马。等了一天又一天,第三天,终于有了动静,一声令下,二十匹马拼命往上拉,直累的二十匹马口吐白沫,绷断了牛皮绳,连“湖怪”的影子居然也没有见着。

新疆大学生物系曾经组织考察队,于1985年7月20日,在观鱼亭上用高倍望眼镜观察到身长约15米的大红鱼,最多时一群竟达68条。但是喀纳斯湖有没有“湖怪”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千米枯木长堤之迷:在喀纳斯湖的北岸,有一条一米多高,XX多米长的枯木长堤。这是喀纳斯山上的树木枯死后滚下山落入湖中形成的,每当湖水上涨枯木就漂浮在湖面北岸一带,湖水下落枯木就在北岸友谊峰山脚下形成一条千米枯木长堤,为什么这些枯木不随波逐流顺水向下游漂流呢? 至今仍然是一个迷。据说,是这些枯木留恋曾经生养它们的故土喀纳斯而久久不愿离去。

白湖之迷: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海拔1954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于湖水酷似牛奶,远望一片乳白色而得名,白湖的水注入喀纳斯湖后,染的喀纳斯湖的北部湖水也是一片奶白。白湖的形成至今仍然是喀纳斯之迷。

图瓦人来历之迷: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成吉思汗征战西域,他的次子察合台派遣了一支先头部队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后来,这支队伍在阿尔泰山的深山老林中迷了路,神秘地消失了。现在,在喀纳斯湖畔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他们以山林为家,以放牧、狩猎为生,砍来山上的松木搭建起木屋,剥下厚厚的兽皮抵御严寒,使用原始的炊具调制出香喷喷的奶酒,他们不与外族通婚,不与他人争斗,他们以图瓦人自居,以成吉思汗为自己的先祖,古训说牢记祖先的名是每一个图瓦人子孙的责任,他们世代悠闲地生活在喀纳斯这片世外桃园中,被称做“林中百姓”。今天,在喀纳斯生活的图瓦人约有1400人,其中有700人居住在喀纳斯湖畔的喀纳斯乡,其余人生活在禾木喀纳斯和阿尔泰的深山老林中。

喀纳斯居住着一位神奇的老人,名叫额尔德什,今年65岁,他生在喀纳斯,长在喀纳斯,深爱着喀纳斯,他用喀纳斯湖边采来的苇草制作出一管“苏尔”,他能用“苏尔”吹奏出美妙的音乐。我们围坐在额尔德什老人身边请他吹奏一曲,他说:“吹吗? 好!吹。”额尔德什老人吹奏的是他最拿手的——“美丽的喀纳斯”。只见老人双目微闭,将“苏尔”竖起来贴在唇边,随着气流的呼出,手指的移动,那美妙的笛声充满了整个木屋,一瞬间,我们仿佛来到了蓝天白云下,来到了美丽的喀纳斯湖畔:山风吹过,树叶婆娑,湖水荡漾,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在生长,虫鸟在鸣唱,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 …

笛声停住了,万籁具静,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泪珠。

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在大自然的怀抱,在神奇的额尔德什老人身边,我感到了神的存在,我听到了天籁之声。默默地接过老人递过来的“苏尔”,它出奇的轻,薄薄的笛身,细细的笛管,仅开有三个孔,长约五十厘米。我们一边传看着这件奇妙的乐器,一边向额尔德什老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您在吹奏这首曲子时想到了什么?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从小生长在喀纳斯,我看到天神将雨滴洒向人间,雨滴飘飘荡荡落到了树上,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又顺着树梢滑落到大地,雨水渗入泥土,顺着山谷汇集成涓涓溪流,最后流向喀纳斯湖。风吹来了,湖面碧波荡漾;太阳出来了,树木使劲地生长,整个喀纳斯充满了生机。我吹奏这首曲子时,这些景象就在我的眼前,每天,我都要上山去看那些树,它们是和我一起张大的,有些比我还年长。

老人异常兴奋,话匣子打开就象额尔齐斯河的河水滔滔不绝:我想教我的儿子学习吹“苏尔”,但是他总是学不会,他是小学的老师,他有工作,很忙。

看来“苏尔”的演奏技巧快要失传了。

如果将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比喻为一只昂首报晓的雄鸡,那么,喀纳斯就是雄鸡高高翘起的灿烂夺目的尾翎。

这里有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大河——额尔齐斯河;

这里是南西伯利亚泰加林在我国唯一的自然延伸地;

这里是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

这里是我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集地;

这里的额尔德什老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苏尔”吹奏三重和弦的人。

本文地址: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