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讲话范文 > 导游词 > 惠东平海古城导游词

惠东平海古城导游词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06-08-18 阅读: 2.32W 次

平海古城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下面随小编一起去了解平海古城吧。

惠东平海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惠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范文稿。

平海古城,离惠东县城平山东南53公里,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历来是海防军事重镇定和惠州南部地区海运进出口的咽喉。历史上商贾云集,还有戍边军事,逐渐形成平海独特的语言--军声,全中国仅平海拥有的语言。

1991年2月平海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平海,地处广东省惠东县东南部,稔平半岛南端,东临红海湾,西倚大亚湾,距惠东县城52公里,距香港38海里,距惠州深水港10海里。全镇总面积162平方公里,岛屿19个,海岸线长54.7公里,下辖18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

平海是一个古老的海滨城镇,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8年(1385年),历经六百多年的积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平海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东、南、西、北4个城门、十字古街、古民居、古寺庙、古文化遗址以及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雄伟的城楼、雄浑的钟声、纯朴的民风、豪放的渔歌、独特的方言依然散发着迷人魅力。

古城的自然风光更是引人入胜,汇山、海、泉、岛屿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1991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平海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特产丰富,盛产各种优质蔬果和名贵海产,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06年以来,平海镇委、镇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富裕、安康、和谐新平海”的总目标,全力打造“四大基地”(即以平海电厂、东山海风力发电项目为主体的电力能源基地;以碧甲码头、大澳塘码头为依托的稔平半岛区域物流基地;以“古城—双月湾—海龟湾—温泉”为品牌的滨海旅游基地;以冬种马铃薯、大顶苦瓜及高位池养虾、工厂化养鲍、高科技养鱼等为支柱的特色农业基地),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完善水、电、交通、通讯、码头等基础设施,加强市政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昔日的古城焕发了新姿。

平海人民喜欢新时代的生活,也崇尚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他们创造的现代与传统的文化长廊中,游人可通过游览南门海湾,接受大海的拥抱,以及悦尝古城门楼,十字古街和榜山古寺,龙泉庵,东岳庵,城隍庙,觉明洞等景观中领略平海古城的风采,得到愉悦的艺术享受。古城人创造了历史,描绘了今天,也开创着未来。古城人所创造的,属于自己,也属于民族,也属于天下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们。平海古城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惠东县一个建制镇,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600年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

到平海古城观光,可观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古城墙周围1700多米,高6米,川烧制的砖垒筑、有720个城斗眼。城上有四楼:东楼“晏公爷”,南楼“协天大帝”,西楼“华光大帝”,北楼“玄天大帝”。四庙:东北角“玄檀爷”,东南角“阿庙妈”,两南角“张飞公”,西北角“包公爷”。四局:火药局、冲口局、军账局和沙尾局,城内四条街正向4个楼和门,并交叉呈十字型。有二座衙门:守府衙门和大衙门。9个水井以及义学、盐厂、城隍爷、文章公,东岳庙、龙泉寺、榜山寺、普照庵、城外有八景,西门外设置军士练武场。日换星移。古城建筑大部分已毁,经过多次修缮,而今,4个楼门仍保存完整。城门建筑坚固。各个城门厚10.5—14米,高3—4.2米,外宽2.5米—3.6米,内宽3.2米—3.5米。垫脚用整齐的石块,青砖砌墙,砖线整齐划一。城楼建筑精巧,在各殿顶、脊壁、檐口、殿堂,或雕刻,或镶嵌陶瓷,山水画玲珑剔透,人物神态逼真,呼之欲出。可见,当时人建筑沤心沥血,既在建筑防盗上做文章,以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堂皇。

元末明初,盗寇猖蹶,民不聊生。洪武年间,明太祖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城池,抵御外侵。“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

可见,当时人建筑呕心沥血,既在建筑防盗上做文章,以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堂皇。

600年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到平海古城观光,可观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

  「城隍庙」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叫城隍庙。它位于城内西侧,始建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筑面积43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修。抗日战争时期,城隍庙几乎被夷为平地,解放后又两次毁神拆庙,直至1989年,才由旅港同胞与当地群众捐资一百多万元将它原貌修复。平海城隍庙文化是绚丽多姿的,请大家抬头看看正门对联:赫赫明明地,堂堂正正门。横批:正直无私。继续看它的楹联:“天下有两难登天难求人更难,人间有两险江湖险人心更险;天下有两薄纸张薄人情更薄,人间有两苦黄莲苦贫穷更苦。”“天知地知神知鬼知尔知我知何谓无知;阳报阴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运”。“为人果有良心初一十五何用烧香点烛;作事若昧天理三更半夜须防铁链铜叉”。所有文字、楹联都贯穿着规劝人们弃恶从善的意识,观光城隍庙不妨仔细读读那些字画,定会回味无穷,从中俾受教益。庙左立有“城隍古亭”,高6米,三层建构,每层的檐周都雕塑着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故事。

  「十字古街」

各位游客,我们从城门进来,现在来到了城内的十字古街。何谓“十字古街”?贯通于平海古城东西南北城门楼的街道,人们习惯称它“十字古街”。“十字古街”伴随着古老名城而诞生,经过600多个暑往寒来,街道的两旁至今仍保留着一排排一座座古代民居的风貌。这些民居多数是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采用由府第式、围龙式、四合院演化而来的综合结构,屋顶大多是悬山式与硬山式。保存至今的曾氏宗祠、刘家宅、林家宅与黄家宅等民居,便是一处处时代的印记,一幅幅历史画卷。

  「七星井」

平海古城不知有多少古井,但最古老的只有七口。这七口古井是与十字街同时规划建造的,成井时间在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六百多年。这七口井的布局似天上的“北斗七星”,故名“七星井”。七口井分别置于东街两口、西街三口、南街一口、北街一口,其中六口是沿十字街边建造的。七星井的深度不超过8米,都是规格石块砌成,十分坚固。井径全是圆形,井台有方有圆。井水雨季呈淡,冬旱带咸。几百年来,这七口井养育平海人民,近年自来水通各家各户之后,还有不少人聚到古井取水。请大家随我边走边看这七口井究竟有何神秘之处。

好了,我们看完了古城全貌,大家有何感想?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