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范文 > 工作报告 >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

推荐人: 来源: 时间: 2010-11-28 阅读: 1.94W 次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

民政工作报告范文

篇一:2014民政工作报告

民政工作报告

2014年3月20日在三河乡第17届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上

王清秀

各位代表

我受三河乡人民政府委托,向三河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做民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13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乡民政办在县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三河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围绕县民政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办好事,勤奋工作,吃苦耐劳,使民政各项工作按质按量全面完成,为构建新三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救灾救济工作

乡民政办以保民生、促稳定为己任,对遭受各种灾害的群众实行分类救助。

1、临时生活困难补助。坚持“本人申请、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式、公开发放”的程序,全年共救助631户,2534人,金额11.9万元,衣被60件。

2、“7.20”洪灾。灾情就是命令,及时报灾、核灾、救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全年共救助房屋受灾户15户,56人,发放救灾资金0.5万元。

3、火灾。接到火灾报告后,民政办及时报告,争取资金、衣被,

全年共发放资金0.6万元、衣被20件,4户,20人。

4、医疗救助。对农村部门群众因病返贫,想方设法为他们争取大病医疗救助,全年共救助104户,补助金额18.793万元。

(二)农村低保及五保供养工作。

1、自从实行农村低保工作以来,我们按照政策规定,严格申请审批程序,全乡共有享受对象662户,890人。其中:农村低保643户,863人;城镇低保19户,27人。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108.1557万元,其中农村100.9022万元,城镇7.2535万元。

2、努力做好分散五保工作。对全乡分散五保户46户,52人进行家庭走访,为进一步营造敬老氛围,共享和谐成果,全年共发放五保资金19.567万元。

(三)优抚工作。

为有效密切军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长期以来,民政办把优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1、全乡现有重点优抚对象88人,发放金额37.9788万元;

2、烈士子女3人,发放资金0.468万元;

3、60岁以上退伍士兵老年生活补贴20人,发放资金1.32万元;

4、现有农村义务兵12人,优抚金按每人每年3500元的标准,于年底全部兑现。

(四)老年工作。

认真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全乡上下形成养老敬老的氛围。认真执行老年人优惠政策,90岁以上老年人10人,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共发放金额1.2万元,确保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慈善工作。

开展了“一日捐”活动、庐山“4.20”地震募捐活动,共组织资金0.485万元。通过各种渠道使3名流浪人员回到了亲人身边,2名外流人员返回了故乡。

一年来,我乡民政办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一是工作经费几乎为零,无法开展工作。二是解决的困难资金少,很难满足大部分群众的需求。

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在乡党委、政府正确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群众工作路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作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惠民生、强服务、促和谐、保稳定”的要求,努力做到作风朴实、工作扎实、服务真是。

1、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灾害社会救助能力,建立有效的灾情收集、报告制度,切实做好春荒期间受灾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制定春荒救助方案。

2、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为重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医疗救助与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的衔接,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的录入和维护工作,严格申报程序。

3、解决好优抚对象“三难”问题。重点抓好退伍士兵的社会保险工作和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

4、开展好80岁以上老年人登记工作,做到不重不漏,落实好各项老年人优待政策。

各位代表:民政工作面宽量大,事无巨细,随着群众路线工作的

深入开展,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后工作是困难也是希望,是挑战也是机遇,是期待也是付出,是收获也是给予。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温情带给群众,努力完成各项任务,为建设和谐、平安新三河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篇二:政府民政工作报告

旺隆镇人民政府民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我镇第六届四次会议以来社会事务办工作情况报告如下,敬请各位代表审议和提出宝贵的意见。

2010年民政工作回顾

旺隆镇辖 10 个村,63个村民小组,一个社区居委会,镇属单位20个,总户数6377户,其中居民户1370户,总人口2.2万人,其中居民人口2055人,耕地面积 22734亩,行政干部21人,村级干部44人(含计生专干),组级64人。

我镇社会事务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和十七大全会精神以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旺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三类群体”生活保障水平为重点,以强化民政兜底民生保障、基础社会管理、基本公共服务为主线,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老龄事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促进社会公开,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为基本目标,建立优质的社会服务、牢固军政军民团结,做好优抚和双拥工作。以解放思想求创新、健全机制求突破,着力规范求发展,狠抓落实求实效的思路,凸显民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开创社会事务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我镇经济社会作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积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民政工作为民解困能力

1、低保工作是关系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广泛开展《最低保障条例》的宣传,实行城镇低保公开听证会,严格按照城镇低保条件实行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年初,我们对吃低保对象死亡的和现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进行一次核实清理,该减的减,该增的增,全镇共享受城镇低保156户229人,全年发放金额242580元,切实保障低保对象基本生活。

2、为了保证对象每月按时足额领取,社会事务办严格按核定标准足额造册,每月按时送银行,对象凭存折在银行进行领取,保证对象领取不错不漏。

3、对低保对象应领取标准金额逐人上墙张榜公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保证了最低生活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并进一步完善制度和规范保障工作审批程序。

4、对不符合吃低保临时困难户本人申请进行临时救济。

5、帮助优抚对象和五保户及农村低保困难户参加农村合作医保438人。

(二)做好农村特困群众调查

1、对全镇农村生活困难特困户、五保户的经济收入生活状况进行了逐户逐人调查造册,全镇已享受农村低保670户1557人,全年发放金额1025064元,其中残疾人300人,少数民族34人,人均月发放15—60元,年发放五保户92户92人,散居77人,人均月发放152元,集中供养15人,人均月发放180元,累计发放款172400元。9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助费30000万元;农村及其他社会救济费6480元(计生后遗症、其他困难);发放方式造册送银行发放,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

2、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安排好弱势群众生产生活

(1)元月至12月接到市拨救济款75800元,救济大米 3300公斤,我们对全镇受灾造成生活困难的农户和五保户、特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在春节期间和插秧期间分别进行了生活困难安排和临时困难救济,切实解决了受灾农户、五保户、特困户生活困难。特别是重点解决安臵了住房倒蹋的重建和精神病人、五保户治病、死亡安葬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

(2)今年我镇连降雨水影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灾情发生后,立即召集了土管、城建等有关部门速到现场进行转移安臵、排险等工作,并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亲帮亲、邻帮邻,帮助挖沟挖石转移等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受灾群众安臵。

(3)在救灾中,加强灾情发生监视工作,对可能发生灾情的地方组织专人进行测设和排险监视,尽量减少灾情发生。

(4)救灾救济粮款发放中,严格实行分管领导签字张榜公布,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3、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工作,巩固发展敬老院

(1)在加强敬老院管理基础上注重了果园生产的发展和蔬菜地的发展,提高院民的生活条件。

(2)提高院民的生活标准,改善院民的生活条件,每个院民月拨生活费 100 元,零用钱 20 元.

(3)党委、政府对敬老院非常重视,正积极修建敬老院,且分管领导经常去敬老院检查工作,并要求社会事务办要经常到敬老院了解工作和开会,帮助解决问题。春节还号召镇属机关单位组织到敬老院慰问,送糖酒、小用钱、衣物等(人均得到慰问金

达200多元)。

(4)对闲散农村五保户77人月发152元生活补贴,并要求村里解决好吃粮食和穿衣等问题,让他们过好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5)提高院民素质教育,院民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4、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因灾倒房工作,把农村危房改造和因灾倒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实,使其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为民谋利、改善民生的“德政工程”,真正体现党的大好政策。

二、积极推进村(居)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认真落实“四个民主”

1、加强农村基层群众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实施赤水市第八届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了村(居)委班子,加强了村(居)委班子的领导能力,更好为民服务。镇调整成立了三个领导小组:即点题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及规章制度,协助搞好村级村务公开栏,村村建立了永久性的公开栏板,公开了村事务、财务、政务等内容,经常督促检查村(居)、单位的村务、政务公开情况,并将公开内容资料存档。

2、加强社区的协调指导,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指导社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理顺社区关系,增强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三、认真贯彻落实优抚政策,做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1、在春节期间,党政领导带头,分别对烈属、伤残退伍军人进行了慰问,送去慰问费和礼品,并每月按时足额从银行发放老

复员、退伍军人各项定期补助,并将提高标准额及时公示。

2、认真贯彻实施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在乡老复员军人按文件规定,上半年月发180元,下半年月发242元,烈属上半年月发426元,下半年月发500元,为保障他们不漏不错,每月20号在银行按时领取。

3、八一建军节召开了老复退军人、伤残军人、三属、退伍军人代表座谈会。在会上镇党委书记张子贵代表镇党委、政府向老战士、复员军人、参战军人、伤残军人、烈属、现役军人家属、复退伍军人代表、应急分队等致以节日的问候。号召全镇干部职工要向军人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搞好工作,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岗位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四、加强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老龄事业工作

1、抓好殡葬改革工作,殡葬改革工作是一场现代科学文明进步与封建愚昧落后的斗争,做好殡葬改革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认真宣传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和市委、市政府殡葬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继续抓好殡葬改革工作,全面加强殡葬管理。

2、认真做好老年工作。①老年人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大力发扬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决反对虐待老人和歧视老年人的不良行为,村委会和老年协会

篇三:民政工作报告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努力推动全区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

——在2011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区“十一五”期间及2010年民政工作作一简要回顾,并就“十二五”发展目标及2011年的工作任务提出具体意见。

一、“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全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依法监督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保障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实现了全区民政事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及2010年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可以总体概括为“七个完善、七个提升”。

(一)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民生保障水平切实提升。五年来,我们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逐步完善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救灾救济等多项制度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①城乡低保。城市低保按照低标准起步、小范围实施、逐步扩大覆盖面的原则,从2005年开始,每年以10%的幅度,连续5次提标,保障标准从2005年的117元提高到2010年的189元,提高61%;月人均补差由78.2元提高到 125.3元,

提高62.4 %;保障面扩大到15.3%,保障对象增加到 5963户14673人。农村低保工作自2006年启动实施以来,按照政府牵头、民政主管、乡镇主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年人均保障标准由启动实施的600元提高到850元,提高42%;保障面由启动实施的2.3%扩大到17 %,扩大7.4倍;保障对象由237户932人增加到18549户 62895人,增加67.5倍;五年来,共发放城乡低保金2.05亿元。在不断提高保障标准,扩大保障面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低保申请审批、动态管理、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民主听证、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实现了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提则提、应降则降、应保尽保、应退尽退。②医疗救助。制定出台了《**区城乡医疗救助试行办法》,按照院前、院中、院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强化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制度的有效衔接,坚持对城市“三孤”对象、农村五保户实施院前全额救助,对其他困难家庭分类救助,有效解决了特困家庭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五年来,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2510.18万元,救助因病城乡困难群众8525 户29837人(次)。③临时救助。为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因临时性、突发性因素造成的突出生活困难问题,制定出台了《**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明确了救助对象和救助措施,统一印制了临时救助对象申请审批表和救助卡,规范了救助程序。从09年实施以来,共发放临时救助金218.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581户9067人(次)。④农村五保。农村五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保障对象为1834户2146人。供养工作已步入正轨,建立了以敬老院集中供养为依托,以协议分散供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新机制。五年来,先后新建、改扩建

农村敬老院及“五保家园”13所,其中2010年新建1所。目前,全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13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了10%。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2006年的年人均1260元提高到了2153元、1722元,五年来,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315.6万元。

(二)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综合防灾救灾能力切实提升。过去的五年,是我区救灾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我区相继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地震、干旱、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给全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特别是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4.14”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大灾大难面前,全区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灾救灾工作的伟大胜利。面对历年来发生的各类灾情,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民政部门在第一时间内深入灾区,查看灾情,慰问灾民,深入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确保了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五年来,全区共发放救灾面粉7467吨,折合资金1931万元;发放救灾衣物600多万件;完成灾后农户房屋重建项目482户,维修改造2135户,下拨重建维修资金828万元;完成灾民建房570户,下拨资金260万元;发放“三无”人员临时生活救助资金402万元。在全力以赴抗灾救灾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查灾、核灾、报灾程序,不断完善灾情信息管理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深入开展综合性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加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力度,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切实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基层民主政治体系不断完善,社会自治功能切实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区从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局

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一办法”,顺利完成了第六次和第七次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深入开展了民主法制示范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村民自治模范单位创建活动。五年来,共创建村民自治示范乡镇10个,占全区乡镇总数的52.6%;村民自治示范村36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12.3%;援建农村图书室41个。深入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和城市“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争取资金330万元,新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所、城市社区服务站4所、农村社区服务站1所,创建城市和谐社区2个,农村社区试点14个。启动实施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提高了村干部离任补贴。

(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十一五”期间,全区新社会组织由78个增加到116个,新登记各类民间组织38个,年检率达到100%。区上设立了新社会组织党工委,为区委派出机构,科级建制,配备了专职书记和副书记,与区民政局合署办公,实行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与党建工作同抓共管,深入开展了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促进了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启动了定西市城区街、路、巷的普查登记工作,完成了2.0版地名数据库的录入工作,对全区行政区划的变更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地名标准化处理,制作标准地名标志牌158块,不断促进了区划地名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完成了第二次县区边界联检工作,边界线全长169公里;联检修补界桩1个,原地重新埋设4个;进一步加大边界纠纷调处力度,有力维护了边界地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坚持以软硬件建设为抓手,积

极开展了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活动,使硬件得到优化,软件得到强化。五年来,共依法登记结婚12956对,离婚登记895对,登记合格率达100%。坚持“丧属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全面贯彻殡葬改革方针,加强殡葬管理,规范殡葬行为,提高殡葬服务水平。紧紧围绕“告知”与“引导”两项重点任务,坚持依法救助、自愿救助和无偿救助,全面推行及时救助、主动救助和分散救助等人性化救助方式,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智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

(五)双拥优抚安置体系不断完善,优抚安置水平切实提升。五年来,始终坚持把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性任务来抓,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深入开展各类共建活动,深化安置改革,逐步形成了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双拥共建为动力、深化安置和保障权益相结合的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新格局。五年来,区上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倾心帮部队解难题;驻地部队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支援地方建设。严格按国家规定提高了残疾军人、“三属”、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人员的优待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五年来,共发放各类优抚资金 2340.9万元。制定出台了《**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共发放医疗补助金 183.28 万元。不断加大安置改革力度,实行岗位安置和自谋职业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岗位安置62人,自谋职业安置112人,安置率始终保持在100%。同时,采取得力措施,涉军稳定工作稳妥解决,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福利社会化水平切实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局积极争取实施各类社会福利救

篇四:民政工作报告

民 政 工 作 报 告

(征求意见稿)

——XXXX年X月XX日在XXX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XXX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XX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2013年度民政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3年民政工作情况

2013年,我镇民政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下,通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县民政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民政职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民政工作在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XX中的重要地位。

一、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层民主自治能力进一步增强。我镇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于2013年9月底全面铺开。在镇委、镇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工作指导精神,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精心组织策划,严

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各个阶段的工作。至11月底,我镇45个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完成,顺利实现了按期换届、优化结构、确保稳定、促进发展的工作目标。本次换届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成员172人,其中村委会主任45人、副主任58人和委员69人;推选产生村民代表1821人。从总体来看,我镇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结果比较理想,进一步选好配强了村委会的领导班子,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完善城乡救助制度,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巩固。继续推进低保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保障工作。2013年起,我镇对低保对象的新增、调整和注销实行网上上报审批,进一步明确了申报程序、申报时限和受理人员职责;做好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对象、困难群众等人员的补贴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全镇发放各类困难对象补贴补助资金611余万元,惠及1900余名困难对象;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4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0余人次;规范应急救灾、临时救助工作。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扶贫救济送温暖活动,及时做好意外受灾户的灾情上报和慰问工作,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18余万元,发放救灾棉被140条;发放过渡性困难救助资金11万余元;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6人,完成了60岁以上338位老年人享受养老金待遇发放的认证工作,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32403人,基金征缴58.6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00%,报销医疗费1169万元。

三、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推进。扎实开展新一轮双拥创建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双拥创建。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及时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做好医疗保障工作。2013年,全镇共发放优抚补助资金140余万元,惠及烈属、复退军人、现役军人、老党员262人。大力推进无亲属管理散

葬烈士墓的迁移和有亲属管理但经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烈士墓的迁移和修缮工作。同时把春节、八一建军节作为拥军优属活动日,由镇领导、驻村干部上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为复退军人、军烈属营造一个“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社会氛围。

四、推动坟墓生态化改造,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今年以来,我镇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全面深化殡葬改革工作。一是开展骨灰安放流向跟踪管理工作,构建殡葬管理长效机制。在全镇6个社区建立社区殡葬服务窗口,提供遗体火化、丧事办理、骨灰安葬等一条龙信息服务;45个村实行网格化管理,由各村驻村干部担任网格责任人,具体负责本辖区丧事活动、青山白化的巡查监管和信息反馈,并落实骨灰安放流向跟踪管理具体工作。二是禁新改旧治理青山白化。针对“三沿五区”重点地段特别是XXX省道沿线地段视线内的坟墓,按照“坟圈改绿、坟背覆土、留有坟坦、四周植树”的标准进行整改,全年共整治坟墓XX座,并全部通过市、县验收。三是加快推进生态化公墓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为主、市场化为辅,启动建设XX社区XX村生态公墓及XX社区XX村生态公墓,其余生态化公墓也在加紧规划建设之中。

五、整合社区资源,居家养老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2013年,我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6125人,占总人口的17.5%,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2013年,我镇整合提升原XX敬老院、星光老年之家,结合XX精品社区建设,改造完成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市级居家养老示范点,在试点社区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模式,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并逐步向全镇推广。

2014年民政工作总体思路和任务

今年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民政职能,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为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以幸福社区建设为重点,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及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加大幸福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力度,健全基层治理机制,提高民主自治水平,使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成为提供公共服务、反应诉求和有序社会参与的重要平台,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快统筹整合社区资金、信息、场所、人才等要素,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对镇内农村特困村民进行生活现状调查,将符合低保享受条件的村民纳入低保范畴,并严格低保审批程序,新增低保对象一律实行公示制,对不符合条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依靠人情入保,靠关系入保等不良风气的发生。同时,对所有低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时进行生活现状调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建立健全孤儿及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机制,在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的基础上,将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纳入基本生活费发放范围。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基础上的医疗救助工作。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孤儿及困境儿童救助、医疗救助、灾害救助和优抚对象保障救助为基础,以社会互助为补充,分类别、分层次、重点保障、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三、以“禁新改旧”为重点,全面深化殡葬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深化“禁新改旧”治理工作。一方面坚决禁止新建私坟,这是治理的

前提。要全面依法实施骨灰安放跟踪管理,从源头治理青山白化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坟墓的生态化改造,对现有的坟墓采取能改则改、应迁则迁的方法,逐步治理青山白化。二是加大生态公墓建设力度。以社区为延伸,形成“1+X”公墓建设模式。加强公墓建设标准和公墓价格监管,切实解决“死不起”问题。

四、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形成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模式。科学规划布局,抓紧制定养老机构布点规划,充分利用“转并联”后闲置的学校、村办公楼以及各类活动中心等设施资源,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改造完成XX社区、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并在有条件的村建立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常性地做好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各种惠老政策,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五、以优质服务为重点,推进民政队伍自身建设。加强民政自身建设,着力培养民政干部胸怀全局,心系群众的工作责任,树立心诚心善的职业道德,争做“亲民、亲贫、亲访”的三亲干部,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政干部队伍。创造一个良好的,为群众服好务的文明窗口。同时加强镇、社区(村)两级民政干部自身的业务能力培训,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各位代表,2014年的民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本次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和决定,积极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的民政工作职能,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篇五: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委巡视组张组长,市局吕局长和各位领导:

在xxxx全县上下加力奋进,推动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张组长和各位领导不辞辛劳莅临xxxx民政局检查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省市领导对xxxx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在此,我谨代表县四班子领导向张组长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省市各级领导长久以来给予xxxx民政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将xxxx基本县情和近三年来的民政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xxxx情概况

xxxx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国土面积总301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54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1万人。县内平均海拔1480米,年均气温15.1℃,年均降雨量1743毫米,烤烟、生姜、油菜是xxxx的三大主要经济作物,先后被国家列为“烤烟生产基地县”、“油菜生产基地县”、“蜜蜂春繁和蜂产品加工基地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储量67亿吨,硫铁矿储量5000万吨,铅锌储量358万吨,铁矿储量20万吨,大理石储量1000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5万千瓦,已开发92.9万千瓦,相继建成鲁布革、腊庄、花滩等19个水电站。xxxx旅游独具魅力,享有“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中国最美瀑布”、“中国县域旅游百强县”等十张名片。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各级各部门的

大力支持下,xxxx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主题,克服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沉下身子抓发展,苦干实干求突破,努力发展经济、壮大产业、建设城市、保障安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全县经济社会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2011年,全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93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财政总收入8.8亿元,增长21.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4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48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75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亿元,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5400万美元,同比增124.6%;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32亿元,增长2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39:35。成功创建xxxx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全国烟叶生产第一大县等五张名片,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二、近三年来民政工作开展情况

2009以来,xxxx民政局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主要职责,较好地发挥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基础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三年来,全县共投入民政民生保障资金2.16亿元,为保民

生、促发展、维稳定、促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项工作得到国家、省、市各级民政部门的赞扬和肯定。2010年xxxx民政局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板桥镇中心敬老院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敬老院”;2011年板桥镇乐岩社区居委会又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县民政工作连续两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社会综合评价也在全县63个单位中满意率名列前茅。

(一)着眼于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救灾救济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认真贯彻落实防御为主、救助为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抗灾救济工作方针,着眼于健全完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不断强化提升涉灾部门应急保障能力,扎实抓好全县抗灾救灾工作。一是建立防汛和重大灾情值班制度,全面做好查核灾情工作。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在灾前,着重健全完善防汛和重大灾情值班制度,在灾情高发期,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实行最严格的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严密防范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我们秉承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生命的原则,坚持在第一时间奔赴受灾点、第一时间核实受灾情况、第一时间评估灾情损失、第一时间实施救济救助。2009年以来,xxxx境内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50.59万亩次,成灾面积176.77万亩次,绝收面积52.94万亩次,因灾造成民房倒损1344间,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56亿元,全县总受灾人口达92.7万人次。由于底数摸得清、灾情反映迅速,民政救济工作得以迅速展开,受灾群众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

救助帮扶,极大的减轻了群众因灾损失。二是建立救灾物资采购和发放制度,强化资金管理,切实解决灾民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坚持执行民政救济物资议标采购制度,邀请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参与市场调查、价格评估、议标采购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督。在发放物资时,严格执行“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四步骤,严明财经纪律、严明发放程序,做到透明、公正。2009年以来,累计解决灾民及贫困群众吃粮困难问题15万人次,解决穿衣盖被困难问题1.4万人次,解决临时困难2235户次;帮助恢复重建损毁房屋1360户。三是着力做好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工作,紧急转移安置灾民200人次。四是认真组织开展节日慰问活动。三年共走访重灾户、特困户1100户,支出慰问经费23.12万元。在2010年特大旱灾中,帮助灾民新建爱心水窖700个,发放关爱资金140.3万元,储备棉衣3000件、大衣300件,被子3000床,购买抗旱运水车12辆,购买水桶10000只,确保了灾民的正常生活。五是积极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活动,累计接收社会捐赠622.5万元。

(二)着眼于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乡困难居民生活得到全面保障。始终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着力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先后建立了城乡低保核查申报审批制度、五保户供养制度、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城市低保坚持动态管理,低保对象从2009年2777户、4676人扩面到2011年3234户、5427人,共支出保障金2405万元;农村低保工作稳步推进,至2011年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2716户、24500人,三年共支出

保障金5406万元。实行农村五保定期定量救助制度,建立五保供养台账,促进五保供养落实,至2011年全县共有五保户1837户2038人,三年共支出保障金1586.31万元。切实开展好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工作,累计城乡大病救助45350户次、80835人次,支出资金1124.18万元。积极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360户次,支出经费552.2万元。

(三)着眼于增强国防建设服务的能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始终从服务国防建设的大局出发,尽最大努力解决入役、退役、伤残人员及家属的后顾之忧。一是认真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定抚定补费的发放工作。严格按时限、按标准,不重不漏累计发放“三属”、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两参”人员5611人次定抚定补及生活补助等经费1419.1万元,并完成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补助各次提标工作任务。二是切实为重点优抚对象“三老”解决“三难”问题。三年来共帮助“三老”解决住房难28户,帮助解决生活难120户,帮助解决治病难120人次,共支出补助经费45万元。三是认真做好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工作。累计发放了846户义务兵家属优待金216.57万元。四是认真做好退伍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三年来共接收退伍义兵、转业复员士官269人,其中符合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条件的95人,通过“双考”安置就业37人,自谋职业实行一次性补偿安置58人,共发放自谋职业补偿金292.15万元。四是强化服务促进双拥广泛开展。累计投入双拥工作经费90余万元,县级财政支持部队建设累计投入近1200万元,加强

赞助商